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文案主流网-每一条好文案都值得收集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集锦198句

59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1、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2、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曾国藩一生做事从不找捷径,他总是用最为踏实、笨拙的方式去做。就拿曾国藩的湘军战胜太平天国来说,他带兵讲究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4、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5、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6、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7、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8、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9、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1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5、这句话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只要有着坚定的志向,连金石都能够裂开,谁还能够抵御得住呢?

16、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1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18、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19、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20、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21、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2、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而他最终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就是“笨功夫”。

23、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24、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5、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2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27、出自《曾国藩家书·致沅弟季弟》。在创立家业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坚强,在守住家业的时候,也一定要懂得谦虚和礼让。

28、曾国藩有句非常经典的名言谈“有恒”:“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9、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翫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3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31、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2、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3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34、相反,他还有一句经典名言谈“无恒”:“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则终身一事无成!”

35、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6、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37、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给小儿子曾纪鸿的家信中说:“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他认为举止端庄稳重,不乱发表议论,是一个人修身立德的根本。

38、出自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选择朋友是人生的第一要事,应选志向远大的人作为朋友。

39、终身让人道,从不失寸步。

40、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4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42、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44、这些话反映了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后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4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46、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47、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4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9、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50、千万不能让他们因为骚扰百姓而坏了品行,因为、、抽大烟而坏了身体。

5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2、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5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5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5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坚持早起的习惯,便能克服懒惰,让一个人越来越勤奋。所以,曾国藩在家书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57、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58、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9、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60、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61、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63、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64、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6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66、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6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6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70、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若头敌站脚不住,后面虽有好手,亦被挤退。

71、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72、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73、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

74、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7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6、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

7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78、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79、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80、出自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所有事情都有着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挺得过去,便会取得成功,成为胜利者。

8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82、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曾国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83、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84、在曾国藩看来,家教的关键一点,就是不能让子女养成懒惰的习性,因为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因为懒则败,勤则兴。如何戒懒惰,如何养成勤勉的习惯,曾国藩根据自身经验体会,总结出两个字——早起。

8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86、当今社会,每个家庭都要面对教育子女的这个困惑或问题,所以我们或许可以从《曾国藩家训》中学习一点教育子女的经验。今天琢磨君为大家分享曾国藩教育子女的3个方法,既简明又靠谱,值得父母们好好学习。因为正是曾国藩的这3条家训,简单6个字,使得子孙后代个个是人才,曾氏子孙后代无一败家子。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8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88、内容太多,不一一列举!

89、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90、时食勿纵酒,怒时勿目作答札。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91、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9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9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4、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95、小仁者,大仁之贼。

9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7、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98、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99、曾国藩提出“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圣人荀子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才和立业,“有恒”是必备条件!

100、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1、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02、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10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0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105、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48岁的曾国藩写信给大儿子曾纪泽说:“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10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07、平凡的人>《教育》

108、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109、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10、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111、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112、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1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114、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15、在红尘中修行

116、而“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王熙凤的那句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太锋芒毕露、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反倒不如那些看似笨拙的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而走到最后的往往也是那些聪明人眼中的“笨人”。

117、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118、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19、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120、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121、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122、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12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25、一切人类所见,皆为虚妄。

126、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127、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欺瞒狡诈之人,他们的“计谋”变化多端,不可测度,唯一可以与其抗衡的就是一个“诚”字,做到“至诚”,狡诈之人自然而然就败下阵来。

128、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29、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1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3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32、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133、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3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3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36、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37、“尚拙”就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它看起来很慢,但其实越是走到最后就走得越好,就像是盖房子,虽然用了很长时间打地基,但是这样的房子盖得就是比别人高。

138、世事多因忙里错。

139、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140、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41、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4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43、曾国藩的3条家训,简单6个字,使得子孙后代个个是人才

14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45、和“早起”一样,曾国藩也是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努力戒掉身上“无恒”的习惯,尽量做到事事有恒,比如他“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继而很好地感染子女,教育子女。所以说,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能光说不做,最好能够以身作则!

146、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4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48、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149、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说,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早起的家训!

150、打开APP查看高清大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151、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152、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识人。

154、这两条名言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曾国藩对“有恒”两字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认可,并且他一生的品德修为以及事业成功也都和这两字秘诀有关,即“有恒”才能成事,而“无恒”将一事无成。

15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6、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给9岁的小儿子曾纪鸿写信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15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58、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59、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0、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者,则无其事也。

161、【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162、好谈己长只是浅。

163、事物到了穷尽的时候,便会产生变化,因此能够挽救浮华,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长时间的松懈后,要迅猛的振作精神,其用意就在于此吧。

164、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65、曾国藩的家书是写给兄弟家人的,给自己写的是每日自省日记

166、曾国藩早年也制定了一个“修身十二条款”,第三条就是早起,并且强调“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而他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一辈子。教育子女,最好方法就是以身作则,先自己做到,再去感染子女,效果会更好。

167、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16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6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70、阅111转02021.11.16关注

171、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172、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73、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从他开始,近200多年来,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曾氏后人中有名望的人才约有240人,且大部分都是博士、硕士、院士、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曾氏家族显然已经构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且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抹杀。

174、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175、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176、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177、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178、《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包含了他对人生、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五句话:

179、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180、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曾国潘家书名言警句

181、早起的好家风是曾国藩从高曾祖父那些传承下来的,这不仅是他亲眼所见祖父、父亲叔父都爱早起,而且曾氏家训之“八本堂”(考、宝、早、扫、书、蔬、鱼、猪)里面也有一个“早”字,即曾氏后人必须早起。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在家训“八本之说”中也强调一点: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182、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

183、出自《曾国藩家书》。滋养得灵泛,有活泼泼的胸襟,有坦荡荡的心境,则在身体上虽然受到外面的伤害而感到不适,也不至于引发内心的伤痛。

184、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185、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86、观一音一心一经

18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88、在狭窄险要的路上与敌人遭遇,要想打胜仗,关键要看如何打击敌人的先头部队,如果能够把敌人的先头部队打垮,那么后面上来的,即使是精兵强将,最后也会被打退。

189、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90、军营中哨官的权力过轻,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危难的关头,出于爱戴而跟从的人,或许有一两个;出于惧怕而跟随的人,则一个也没有。这当中的道理,只有在暗中进行观察,并在暗中挽回。

191、出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赠灵仙仁弟亲家》。世上的事情,有很多是因为忙乱而产生错误。

19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9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4、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9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9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197、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198、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信中说:“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曾国藩认为大儿子言行举止轻浮,是个大毛病,以后要多留心,走路或者坐下的时候,都要容止厚重。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