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2、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ネ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3、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5、不错眼珠儿。犹言目不转睛。《红楼梦》二八:众人听了,愈加惊异。大家都不错眼珠儿的瞅着那风筝,眼都瞅花了。
6、刘姥姥的话,老刘老刘,力气大如牛,吞个老母猪不抬头。这里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
7、此外,书中的对话也常使用夸张、反问、对比等手法,增强对话的艺术效果。
8、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9、不成材料:没出息,不正经。《红楼梦》九四:大嫂子也学那起不成材料的样子来了。又一五:那些不成的狗男女却像猪狗似的拦起来了。
10、长腿子:喻行动快捷的人。《红楼梦》一四:凤姐正在吃饭,见他们来了,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
11、不受用。不舒服。《红楼梦》二八: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12、比如平儿一句“还说你老人家聪明,怎么没看出来呢?”
13、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14、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15、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
16、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17、双关的修辞方式,即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联着两种不同的事物。例句中黛玉说的话双关“吃冷酒”和“送手炉”,借此奚落宝玉对宝钗“言听计从”。
18、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9、沉下脸。指脸上显出怒色。《红楼梦》二七: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
20、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2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2、《红楼梦》中欧冠使用比喻的地方有很多,如写晴雯所补的孔雀裘,烧痕如“指顶大”,补时“将茶杯口大小的竹弓绷在背面”;写宝钗所扑之蝶是“大如团扇”;写大观园姐妹放风筝:“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看不见了。”以上是几个写物的比喻,可以看出曹雪芹所用“喻体”均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即为人们所熟悉,自然也就易于使人感知,达到比喻的效果了
23、扯篷拉纤:比喻中间人的介绍、撮合。《红楼梦》一五: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做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
24、宝玉直接和鱼对话,希望鱼主动上钩。这种修辞方式叫呼告,往往用在说话中,说话者撇开听众或者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来说话。典型的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25、《红楼梦》中充满了各种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例如,书中不少描写景物之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夜深残灯花蕊翻”,用夜深和花蕊翻来比喻一种孤寂的感觉;“乌衣巷陌暗度时”则巧妙地拟人化了乌衣巷和陌路,传达出一种阴沉的气氛。
26、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27、既是反问又是夸张,形象地描绘出平儿对贾母的调侃态度。《红楼梦》的运用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优美度。
28、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