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娲补天丢弃不用的那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人世,变成了通灵宝玉,同时又是贾宝玉其人。这是作者凭空虚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它荒唐而又荒唐。
2、"虽在大家庭中,而照样的有凤姐、宝钗,有可观之家私文臣识者,有令闻之丈夫哥舍者,亦有黑漆人皆知之蒋氏,浊浊绿水,连城堡里亦闻之项氏五石二糖,亦有铜臭之类者。"-这句话通过列举不同人物并使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反映了大观园内不同阶层和不同品味的人的存在,形象地展现了大观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3、宝玉闻了一股香,这就是“冷香丸”的香气,宝玉还要吃,这既是胡闹,也是说明二人以后的缘分。
4、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5、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
6、以下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些好句赏析:
7、话说彼时有人回,工程上等着糊东西的纱绫,请凤姐去开楼拣纱绫;又有人来回,请凤姐开库,收金银器皿。连王夫人并上房丫环等众,皆一时不得闲的。宝钗便说:“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找探丫头去。”说着,同宝玉黛玉往迎春等房中来闲顽,无话。
8、金锁铭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9、在宝玉转向北奔梨香院,又遇见银库房总领吴新登,仓上头目戴良和几个管事的头目,共七人。有一个买办钱华忙上来请安。看看这些人说的话:“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明显的是溜须拍马。
10、[说明]
11、“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是暗示宝钗、宝玉夫妇命运蹇涩,将由花柳繁花的顶峰,跌入贫困凄凉的底层。
12、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13、"见人们目无余情,何必争论议论得口如悬河,目如许海。"-描述了人们在有争议的话题上过于激烈的争论,形象地比喻成口如悬河,目如许海。
14、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15、红楼梦中精彩句子非常多。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回中的一句: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字面上看意思是自古以来为孩子无私奉献的父母不计其数,可是算得上孝顺父母的儿女又又谁能看得到呀!
16、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门雅墙雅,不落俗套。]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面前。[掩隐好极。]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17、随着情节的展开,曹雪芹不断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现出来,比如人心难测,嫉妒心重,犬儒思想盛行等等,这些使得更加深刻传神,让读者受益颇丰。
18、二、“通灵宝玉”和“金锁”
19、嘲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首诗将“通灵宝玉”的来历简介了一下,也把贾家最后会败亡的主题再次点了出来。
20、红楼梦精彩语句
21、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22、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23、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24、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
25、茜纱窗下,公子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26、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2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8、石头由自由自在的神物,变成一个被人百口诮谤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对人生意义的否定,其实是作者在发抒他对人生社会幻灭后的愤激情绪。
29、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30、贾芸喜不自禁。来至绮散斋打听宝玉,谁知宝玉一早便往北静王府里去了。贾芸便呆呆的坐到晌午。打听凤姐回来,去写个领票来领对牌,至院外,命人通报了,彩明走出来要了领票,进去批了银数、年月,一并连对牌交给贾芸。贾芸接来看那批上批着二百两银子,心中喜悦,翻身走到银库上领了银子,回家告诉他母亲,自是母子俱喜。次日五更,贾芸先找了倪二还了银子,又拿了五十两银子出西门找到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不在话下。
31、"那堵墙原是灰白色的,既暗又湿,如今竟因风雨薄得了一层墨色衣裳,显得分外肃穆。"-这句话通过对墙壁颜色的描写,揭示了时间流转和岁月沉淀所带来的变化,同时在描写中透露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32、通灵宝玉正反面内容:①正面:“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②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33、凤姐即命彩明钉造册簿,即时传了赖升媳妇,要家口花名册查看,又限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赖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
34、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35、名家点评:
36、"嗳哟,旧时玩月亮,皆是昔日黄花红楼,今日人事已非。"-这句话通过玩月亮这一动作,在描写人物思绪的同时,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流转的感慨。
37、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
38、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39、红楼梦第九回好词:停停妥妥,呦呦鹿鸣,荷叶浮萍,挤眉弄眼,瞻宫折桂,笑而不答,随心所欲,鬼鬼祟祟,横行霸道,助纣为虐
40、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41、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煕。
42、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43、金锁的两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44、宝玉惦记袭人,便回至房中。见袭人朦胧睡去,自己要睡,天气尚早。彼时晴雯、绮霞、秋纹、碧痕都寻热闹,找鸳鸯、琥珀等耍戏去了。
45、若说必无,然亦似有,若说必有,又并无目睹。
46、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47、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48、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9、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了家中旧曾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是皤然老妪,着他们带领管理。其日月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就令贾蔷。
50、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
51、好句: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意,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不意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眼弄眉,或咳嗽扬声,这也非止一日。
52、贾雨村考中进士,新任知府,路见当年甄家丫鬟娇杏,讨来作了二房。娇杏一年后生了儿子;再半年,雨村嫡妻病故,她就被扶作正室夫人。作者用这两句话来赞她“命运两济”。
53、过了一日,原来次日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那里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王夫人见贾母不去,也不便去了。倒是薛姨妈同着凤姐儿并贾家三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至晚方回。
54、通灵宝玉与金锁铭文
55、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6、《红楼梦》中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者曹雪芹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例如,“人生如梦,一场虚幻,有如春梦一场,华而不实”。这句话就道出了人生的本质,警告人们不要陷入虚妄的幻想中而迷失自己。
57、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58、一、贾府的清客们
59、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这两位清客的名字谐音是“沾光、善骗人”,可想贾府的清客们绝大数人都是骗吃骗喝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宝玉:“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宝玉也从他们嘴里得知贾政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
60、玉不答,因镜台两边都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拈起了一盒子胭脂,意欲往口边送,又怕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在身后伸过手来,“拍”的一下将胭脂从他手中打落。
61、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各种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采办鸟雀的,自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悉已买全,交于园中各处像景饲养;贾蔷那边也演出二十出杂戏来;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了念几卷经咒。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进园,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尽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62、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63、小红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遇见贾芸要拉他,却回身一跑,被门槛绊了一跤,唬醒过来,方知是梦。
64、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是行家看法。]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
65、随后薛姨妈留宝玉、黛玉吃饭,宝玉想喝酒,薛姨妈令人取了上等酒,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了一番,概括出来就是宝玉不能吃酒,否则自己挨训,在贾母那怎么吃都行,在外面就不行。薛姨妈说了,老太太问了,有我呢。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
66、"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禽恶种,都由母教之过。"-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自己子女的牵挂之情,通过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比喻,强调了母亲的教育重要性,暗示了教育的哲理。
67、第八回写宝玉去探望宝钗,宝钗要看宝玉那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便笑着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把玉解下来递给宝钗。就在此处,作者假托“后人曾有诗嘲云”写了这首诗。
68、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
69、原来宝玉在家并不戴冠,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又有金坠脚儿。
70、不论是清客们,还是大小头目们,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可想贾府的腐败,腐败到人心里去了,贾府的衰亡和这些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71、宝玉总没听见这些话,只闻见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瞧笼着何物。
72、这两句铭文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其实不过是表面吉利的两句空话而已。
73、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74、天方明时,便披衣?鞋往黛玉房中来了,却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有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衬着那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
75、看看三日的'光阴,凤姐宝玉躺在床上,连气息都微了。合家都说没了指望了,忙的将他二人的后事都治备下了。贾母、王夫人、贾琏、平儿、袭人等更哭的死去活来。只有赵姨娘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
76、宝玉从宁国府送贾母回荣国府,待贾母睡了中觉,宝玉打算去看望养病在家的宝钗,这里有这么一句话:“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宝玉十分怕贾政的。
77、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78、好词:离合、微细、炎凉、淡薄、矛盾、人情。
79、枉自温柔跟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80、莺儿说了半句话:“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看样子给宝钗看病的是这个癞头和尚,给金锁的也是这个癞头和尚,正应了“金玉良缘”的谶言,既然莺儿说了一半,也说明“金玉良缘”也是半途而终。
81、最后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显得很突兀,然而只有这样出入意料的有“分量”的句子才能把全诗结住。它告诉读者,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转眼即逝的过程,最终全告毁灭。
82、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83、这小红也不梳妆,向镜中胡乱挽了一挽头发,洗了洗手脸,便来打扫房屋。谁知宝玉昨儿见了他,也就留心,想着指名唤他来使用,一则怕袭人等多心,二则又不知他是怎么个情性,因而纳闷。
84、各脂本这首诗都在第二回正文的开头,有“诗云”字样,可见是第二回原有的“标题诗”,即针对回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题意而做的阐发。
85、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86、以上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些好句赏析,这些句子给人以深入思考和感慨的同时,还展现了作者的思辨能力和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
87、三、宝玉的奶妈
88、正在宝玉宝钗二人说话间,林黛玉进来了,黛玉又说了一番讽刺话。
89、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
90、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9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92、这一回安排宝钗看通灵宝玉,宝玉看金锁,暗暗说明二人有一段姻缘,可惜不是好姻缘。
93、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94、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画于后面。
95、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96、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97、书中这类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讳言,其作用是消极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要会读,会分析,作正确的弃取。
98、一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99、代表人物就是贾母为代表的父母对宁国府上上下下的晚辈关心备至,可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孙辈确不知感恩,回报。作者对当时家庭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爱关系观察总结是那么的到位。世上的父母尤其是中国当代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该改变啊!
100、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101、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
102、通灵宝玉铭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10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104、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105、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说了一回,见宝玉有些懒懒的了,便起身告辞。
106、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107、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
108、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109、这四句铭文分别铭刻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出现在第八回中。
110、元春入室更衣,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111、贾雨村中举升官,接着就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在林如海家暂充家塾教师。一日外出郊游,见一座破庙宇,额题为“智通寺”,门旁是这副破对联。寺内有一既聋又昏、齿落舌钝的老僧在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