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2、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3、你都长蛀⽛了,怎么还能吃糖呢?
4、怎能不……呢?
5、(班级里有哪一个同学从不欢声笑语的?班级里有哪一个同学不关心生病了的同学?班级里有哪一个同学不参加活动
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7、不是……吗?如:1.难道这样做是对的吗?
8、上语⽂课了,怎么还能折纸呢?
9、睡觉了,怎么还能玩⼿机呢?
10、难道我不会踢⾜球吗?
11、世界上有谁会不带书包就去上学的呢?
12、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3、爬树难道不危险吗?
14、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15、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6、你今天怎么没去上学呀?
17、难道可以在教室⾥到处乱跑吗?
18、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穿着拖鞋去上学更出糗的呢?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21、以下是一个仿写藏戏开头的排比反问句:
2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23、难道这个字你不会写吗?
24、怎能……呢?
25、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地球吗?1.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2.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3.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26、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穿错不同的袜子更糟糕的呢?
27、你都没刷⽛,怎么就睡觉了呢?
28、题目要求把肯定陈述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改写成反问句。这个句子可以这样改写:难道缸里的小虾没有趣吗?与原先的句子相比较,改过后的反问句表达了一样的意思,但是,从表达的语气和效果上看,反问句都要更胜一筹。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运用反问句来表达意思,从而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29、面对这种场面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30、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31、山高水长,路途遥远,难道我们没有勇气去攀登?风急雪猛,严寒刺骨,难道我们没有决心去征服?饥饿疲惫,磨难重重,难道我们没有毅力去克服?
32、今天⾬下的这么⼤,你怎么没带伞?
33、反问句里,一般都会加上“难道”,加强了反问语气。反问句算是问句,但问句一般表示对某个事情表示疑惑、不懂,需要一个答案。而反问句是通常知道答案,但是需要确认这个答案是否真实。
34、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彩更为鲜明。
35、反问句无疑而问,表示肯定的意思。他是属于问句的一种。问句包括反问句,疑问句。要写好反问句就要弄清楚反问句的格式,一般来说反问句带有:难道……吗?
36、反问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陈述句的观点,句上常常含有“难道、怎么”,句末有“吗、呢”等语⽓词,它的语⽓⽐陈述句更强烈,更能引起⼈们的深思。下⾯是三年级反问句,
37、难道不……吗?
38、这个句子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列举自然环境的困难和挑战,强调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决心和毅力。
39、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0、天都⿊了,难道还能出去玩?
41、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42、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43、请认真观察,水缸里的现象,小虾在水缸里,是什么情况?小虾在水里是十分活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