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客厅小的巴掌大,怎么宴请宾客?
2、那辆车的速度如同疾风般迅疾,瞬间就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
3、这辆车开起来就像飞机一样快。
4、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5、或者“她的笑声如同春日的阳光,明媚又热烈,整个城市都仿佛因她而亮了起来!”
6、这样的句子,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还带有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7、夸张的火焰如同凤凰展翅,灼热烈阳凌空燃烧,将大地染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
8、我的肺都气炸了。
9、五岭巍峨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11、操场上锣鼓喧天,好像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
12、他纵身一跳,一跃而起,上了三楼。
13、这山楂酸的我牙都快掉了。
14、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15、太阳象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
16、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1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8、他的嘴比石头还硬,你撬不开的。
19、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
20、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1、他这个人,心眼小的跟针鼻儿似的。
22、(唐.李白)
23、夸张手法在文学、广告、新闻、演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吹嘘”、“夸张”、“言过其实”等等。
24、这间屋子很小,像蚂蚁洞一样。
25、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26、以上就是夸张手法的句子
2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8、例如,"这个城市比地狱还热","这本书是史上最棒的"等等。
29、我们村的小明力气可大了,壮的抵过一头牛。
30、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31、太阳像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
32、他一口气,吸干了长江之水。
33、教室里安静的连头发掉下去的声音都能听到。这个房间非常小,就有巴掌那么大。他的脸皮真厚,连针都吃不进去。
34、夸张手法的句子是一种修辞手段。
35、二、平时语句中的夸张
3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8、例如,听到小张辞职归乡的消息,小李惊掉了下巴。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杜甫的《望庐山瀑布》。
40、夸张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是为了某种表达的效果,对事物作超出实际的夸大或缩小,以给人習下深刻印象的修辞格。
41、描写夸张的句子:
4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3、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过度夸张会使作品失去可信度,反而会产生反感和厌烦。
44、所以,夸张手法要恰到好处,能增强表达的力度就好,不能过分。
45、他的力量大得如巨象一般,轻松举起万吨重物。
46、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47、夸张手法可以通过夸大事物的描述或表达来增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
48、妹妹的字小的如一群搬家的蚂蚁。
49、它可以引起读者或听者的强烈情感反应,使文章或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深刻。
50、恐惧是一面哈哈镜,它那夸张的力量把一个十分细小的、偶然的筋肉悸动变成大得可怕、漫画般清楚的像,而人的想象力不从心一旦被激起,又会像脱缰的马一般狂奔,去搜寻最离弃、最难以置信的各种可能。
51、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5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53、存在夸张手法的句子,因为作者有时会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者表现出强烈的感彩,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让文章更生动有趣。
54、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55、一、诗词中的夸张
56、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57、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58、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
59、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60、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就是要把事物的特点或情感放大到极致,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比如,我可以说:“他的胃口大得惊人,一顿饭能吃下十碗米饭,简直比大象还能吃!”
61、但是,过度的夸张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怀疑,因此要适量使用夸张手法,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62、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63、他的脸皮真厚,连针也刺不进去。
6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你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
65、这间屋子很小,像蚂蚁洞一样。
6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
67、这个苹果非常酸,咬一口就能把牙删掉。
68、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可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69、比方说,用比喻将一件普通事物形容成特别神奇的奇观;用夸张来形容一些普通的场景变成令人惊奇的绝景;用对比来凸显某个个体的特质或某个现象的影响。通过这些手法,使写作更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更有效地传达想要表达的意义,真正地吸引读者,激起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