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东魏前身是什么?
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北魏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南),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迁都时,高欢将洛阳城内40万户居民迁到邺城,并大拆洛阳宫殿,将所拆的建筑材料运往邺城,致使这座300年的帝都逐渐化作一片废墟。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 孝武帝逃奔宇文泰之后,高欢于公元534年10月拥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公元534年12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东、西魏分裂之后,高欢和宇文泰都希望吞并对方,中国北方再度燃起了战火。双方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
西魏和东魏的前身是北魏! 北魏帝国的崩溃,是从六镇叛乱开始的。随后,尔朱荣进入帝国都城洛阳,把帝国中央政府的官员集中在一起,来了一个集体性大屠杀,史称“河阴之变”。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孝庄帝为夺回大权,将尔朱荣刺杀,却也由此遭到尔朱荣部下的反扑,尔朱荣堂侄尔朱兆亲率大军攻破洛阳,俘虏孝庄帝北上,勒死于晋阳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岁。 孝庄帝死后,尔朱荣的部下高欢趁机占据河北,宇文泰则趁乱占据西北,高欢在消灭完尔朱氏残余势力后,立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魏孝武帝,他也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孝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因争夺权力和高欢闹翻,于是他逃到宇文泰那里,高欢也一时陷入了被动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宇文泰合法的、合理的,从高欢手中,接过了北魏帝国的大旗。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为表面自己的合法性,又拥立了一个北魏皇族成员当皇帝,这是一个标志的性的事件。在此之前,北魏帝国虽然已剩下了一个空壳子,但他依然保持着名义上的统一。但在此后,就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两部分。
东魏的国号本是“魏”,是北魏国号的延续。北魏分裂后,分为西魏和东魏,所谓“东魏”只是与西魏相区别的称呼。东魏领有北魏洛阳以东的土地,又建都于邺,相对西魏位于东方以东,所以称“东魏”。
西魏末代皇帝?
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异母弟,南北朝时期西魏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西魏东魏是什么?
东西两魏是北魏政权分出来的,其分别由两个大臣宇文泰和高欢分裂。为统一,两魏共战斗五次,分别为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和玉璧之战,除小关之战的前几次小战役为东魏胜出外,其余各战皆由西魏胜出,东魏惨败。但两魏五战并未使东魏灭亡,只是使其衰弱,东魏在公元550年被高洋所建立的北齐取代,而西魏在公元557年又被宇文觉的北周取代。 东魏仅东魏孝静帝一个皇帝,共16年;西魏有三个皇帝,但主要是前面的西魏文帝,西魏统治共21年。
永文帝是谁?
永文帝是“时代漫王”作品《万渣朝凰》里的人物,现在历史中并没有永文帝。 《万渣朝凰》讲述了:一代帝王永文帝驾崩后,皇太后协永文帝幼子垂帘听政,帮助新帝解决很多麻烦。女主苏绿夏绑定女配逆袭系统,穿越千万小世界,凭借非凡演技吊打一个个渣男贱女的现世报。
如果从秦始皇称帝开始算起,中国历史上大约有18位谥号为“文”的皇帝。 1、汉文帝刘恒,第一位文皇帝。 2、魏文帝曹丕,最有文采的文皇帝。 3、吴文帝孙和,孙权的第三子。 4、晋文帝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文帝为司马炎追谥。 5、后凉文帝吕宝,十六国时期氐族政权。 6、宋文帝刘义隆,开创“元嘉之治”,但元嘉草草也是他。 7、齐文帝萧长懋 8、梁文帝萧顺之 9、陈文帝陈蒨 10、魏孝文帝拓跋宏,使鲜卑融入华夏 11、西魏文帝元宝炬 12、北周文帝宇文泰,府兵制和八柱国的开创者 13、隋文帝杨坚,比肩秦始皇的帝王 14、唐文帝李世民,“天可汗” 15、南汉文帝刘安仁 16、后唐文帝李国昌 17、明文帝朱棣,“永乐盛世” 18、清文帝皇太极 永文帝应该是朱允炆
应该是允文帝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 朱允炆在1377年的12月5日出生在南京,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时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1392年的时候,因为他的父亲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在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正式登基为帝,在他执政期间,增强了当时明朝文官在超正当中的作用,同时还改变了朱元璋当时的一些弊政,被称之为建文新政。
西魏王朝是谁建立的啊?
西魏王朝是宇文泰建立的。 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
北魏孝文帝改拓跋为元,还把其他鲜卑姓改汉。后来西魏最后的又改姓为拓跋。不知道他有没有改回其他姓?
北魏是怎样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
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
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主要是因为高欢和宇文泰争权而造成的。 高欢掌握朝政实权,随意立元氏宗室为帝,孝武帝不甘心作为傀儡,投奔了远在长安的宇文泰。 后来双方愈演愈烈,北魏最终也分成了东西两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