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法、转译法或合译法。(谭卫国,2007)
3、答:暗喻句子举例:一它像黑夜的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方向。
4、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5、(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6、转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转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7、例如,山上的薄雾形成了一幅精致的风景画。
8、转喻指的是用隐喻来代替身体,也就是说,只有身体出现,而身体和隐喻词都不出现。
9、(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10、PeterNewmark(1988)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
11、容器隐喻是Lakoff&Johnson提出的三种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这反映了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朱晓琴,2008)也可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李瑛,2008)
12、那小溪缓缓地流动着流动着,犹如一个温柔的少女,缓缓地摆动着一双玉臂;小溪静静的,在阳光的的爱抚下,她甜甜地笑着
13、(二)语法隐喻
14、(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15、明喻、隐喻和转喻如何区分?1.明喻是本体、身体和隐喻的出现。隐喻词经常被用作“喜欢”、“好像”、“好像”、“好像”等。
16、(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17、在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比喻体。
18、暗喻的格式为:甲是乙。如: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其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本体,“是”是比喻词,“纸老虎”喻体。
19、隐喻的意思是“隐喻”,即身体和载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是一致的。据说甲(身体)是乙(车辆)。隐喻常用于表达判断的词语,如“是”,即“成为”、“变成”、“变成”等。这是一个模糊的比喻。
20、又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1、隐喻: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常用比喻词是,似,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22、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
23、什么是转喻转喻是一种隐喻。它用比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它直接把甲(本体)称为乙(喻体)。转喻能产生更深层、更含蓄的表达效果,因为只有载体出现,同时也使语言更简洁。
24、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25、在这句话中,“山中之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的词,“一幅精致的山水画”是比喻的本体。
26、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隐喻和转喻的说法不规范,也很少见。
27、比喻句作用
28、学界对隐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进行分类。如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是深刻理解英语隐喻的前提。相应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
29、暗喻,本体,喻体也出现,但喻词常常用是,像判断句,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喻词,如,最可恨那些独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3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31、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32、拓展资料:
33、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34、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35、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36、你是雾海里的航标灯
37、例如,长城就像一条长线。
38、隐喻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足”“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39、一、引言(略)
40、在上面的句子中,既没有出现本体也没有出现比喻性的词语,比喻性的身体是“银条”。
41、又如:他死脑筋,是一个木鱼疙瘩。
42、二它像冬天里的暖阳,温暖看人们的心。暗喻是比喻的种。其特征是甲像乙。此两句符合这个特征。
43、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如,像等。如,像太阳。
44、(一)隐喻的类型
45、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颜红菊,2008)
46、例如,落叶的柳树覆盖着蓬松闪亮的银条。
47、隐喻既是本体又是比喻。隐喻词常用作“是”、“成为”、“成为”、“构成”等。
48、(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49、转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和喻体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
50、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等三部分构成。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隐喻(也叫暗喻)和借喻三类(张艳玲,2008)。
51、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段,通常使用如as或like这样的词来连接两个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明喻的表达是:a像b。
52、瀑布宛如一条白色玉带,倒泻于巨石之间
53、比喻词除了“是”,还有“成了”,例如:他四面树敌,没有什么朋友,成了孤家寡人。
54、二、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55、举例说明:
56、语法隐喻理论自Halliday(1985)创立后,得到广泛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